2022年9月28日,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上海召开部分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座谈会,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“科技三会”上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,聚焦“四个面向”,共商中国钢铁科技创新未来发展。我们满怀信心,凝聚共识,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《中国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共识》,合力共举,致力行业科技进步,共同推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。
2023年10月30日,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部分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在辽宁鞍山再次相聚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,全面总结一年来落实上海共识的工作情况,认真分析研讨钢铁行业面对的新局面和新态势,对《中国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共识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共识:
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。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、产业技术水平由低到高、产业竞争力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,具备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中乘势而上的基础和底气。
同时,也要看到,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、需求和供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、部分下游行业仍在大量使用低端钢材、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。要系统、全面地解决上述问题,必须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,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,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,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;必须依靠创新驱动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。
为此,我们共同倡议并承诺:
一、我们的使命共识: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服务国家战略
(1)聚焦钢铁材料升级,支撑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我们将持续推动钢铁产品提质升级,以“高强度、长寿命、高功效”为导向,强化供给侧改革,为市场提供更好的钢材。我们将开发优质钢材支撑国家能源低碳转型,支持核电、水电、风电、光伏、输变电等领域建设。我们将致力于推动建筑、交通、家电等下游行业用钢标准升级,引导高性能钢铁产品推广应用。
(2)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突破关键材料供应瓶颈。面向高铁、极端环境船舶、重大装备等国家战略需求,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、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、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、多品种关键钢材,创新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产品,在关键核心制造技术方面实现突破,有力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。
(3)推进钢铁产业智能化转型,创建数字化钢铁企业。加快融入国家数字经济战略,推进5G、工业互联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。在矿山开采、钢铁生产领域实现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突破;聚焦制造产线智能化、设备运维智能化,在智能软硬件技术领域,培育一批技术推广应用场景。我们将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,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。
二、我们的责任共识:坚持绿色发展,绘就碧水蓝天
(4)积极实现绿色制造,打造低碳钢厂。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,实现低碳转型,钢铁行业责无旁贷。我们一致承诺加大投入研发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,探索零碳钢生产新工艺,加速建设一批示范项目,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低碳冶金工艺技术和装备,助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。
(5)积极实现与环境和谐共生,打造绿色工厂。我们一致承诺,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,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。努力建设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钢厂,共建城市亮丽风景线。积极推进钢铁与建筑、电力、化工、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,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,大力推进企业综合废水、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。
(6)实现更高水平制造绿色,助力全社会低碳转型。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制造、应用成本,面向行业推广最佳可用技术、最短生产流程和最短业务流程,推动“因地制宜、热尽其用”,推进直装直轧等工艺路径优化及全流程极致能效,实现消耗更少资源,制造更高性能钢铁材料。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,推动钢铁行业EPD平台建设,制定中国绿钢标准,促进全社会使用更加低碳的钢铁材料。
三、我们的合作共识:加强协同创新,共建原创技术策源地
(7)我们一致倡导全行业协同,建立“产学研用”合作。共同开展重大工艺创新,围绕低碳冶金、智慧工厂、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,加大创新力度。我们将大力推动钢铁企业与合作伙伴构建战略合作关系,重点围绕“碳中和”前沿性、颠覆性重大技术,建设开放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体系、资源开发和供应体系。
(8)我们一致倡导产业链协同,挖掘合作的价值。建立健全关键领域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,共同促进材料开发和市场应用的有机衔接。我们一致认为应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作用,搭建重点领域产业联盟,对重大装备关键核心材料的设计开发、装备制造、服役性能评价等开展材料国产化及应用技术研究,建设国产材料制造与应用综合数据体系,打通创新链价值链,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。
(9)我们一致倡导国际协同,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进步。形成自主、开放、面向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国际合作创新生态,加大开源合作生态及机制体制建设,加快由跟随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,同时向世界钢铁新兴国家分享中国先进技术。我们一致倡导在世界范围内加大企业科技领军人才交流、合作和培养,引导高端创新人才向钢铁行业集聚,聚天下英才,为中国及世界钢铁的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。